《她说,她只是来深圳看看》
“我只是来看看深圳的。”她在出租车上这么对我说。
车窗外是深南大道的灯火通明,车厢里却沉得像雨夜。她穿着一身不合时宜的黑色风衣,背着小小的行李包,长发遮住了半张脸,显得既疲惫又警惕。
我们是在某个深夜的APP上认识的,我是一名网约车司机,她是一个来深圳“旅游”的姑娘。但见面之后的十分钟里,我就知道她不是来旅游的。
第一章:她的微信名叫“远方的晚霞”
“我叫晚霞。”她伸手和我握了下,手指冰凉,声音却很平静。
“嗯……挺诗意的。”我回应。
“我爸妈给我起的。说希望我人生像晚霞一样灿烂。”她笑了笑,但没了声音。
她说她刚从长沙来,辞了工作,没有告诉家人,只是订了来深圳的一张高铁票。
“我一直想看看这座城市。”她望着窗外,“听说这里有梦想。”
我没拆穿她,但我见过太多这样“来深圳看看”的女孩。她们来得轻巧,却总是被夜晚裹挟,被“外围”两个字吞噬。
她的朋友圈空荡荡的,只有几条转发的情感文案,头像是夕阳下一个背影的女生。
我忍不住问:“你来深圳……真的是为了旅游?”
她盯着我看了几秒,嘴角轻轻一扬:“哥,你说呢?”
那一刻,我知道,她也累了。
第二章:租来的身份,卖出的自由
第二次见她是在一周后。那天凌晨两点,我刚收车回家,接到她发来的微信语音:
“哥,能不能来接我一下,我在福田……出点事。”
我赶过去的时候,她蹲在某写字楼下,穿着闪亮的高跟鞋和一件显眼的红裙子,眼角还挂着泪。
我扶她上车,她沉默了很久,忽然问:“你觉得,一个人最怕的是什么?”
我说:“是看清真相后的无能为力。”
她“哼”了一声:“你还挺会说。”
“我来深圳之后,有人拉我进了一个群,说可以赚快钱,陪客户吃饭、聊天,也不一定会碰你……我信了。”
“结果呢?”
“哪有什么不碰你。”她笑了,“都是假的。”
她说她做了第一单就想退,但对方拿她身份证拍了照,还录了视频,说如果不继续就把视频发到她老家派出所群里。
“我没得选。”
我心里说不清是什么滋味。深圳这个城市太大,大得像迷宫,很多人从四面八方赶来,都想“看一看”,可最后看的,往往是现实的冷脸。
第三章:她说,她想过一条干净的生活
她开始频繁给我发微信。不是暧昧,只是聊天。她说她租了个床位,在城中村里,每天晚上七点出门,凌晨回来。
“我想攒点钱,回老家开个小店。”她说。
“还能回去?”我问。
她停了几秒,“不知道……但我总得给自己一个念想吧。”
她不再接客,只陪人聊天,做“纯外围”。有人包她,有人要和她谈感情,有人想让她做“唯一”,可她总是笑笑就躲开。
“我不想再卖自己了,哪怕只是一点点。”她说,“我不是货。”
我说你可以试试去找份正经工作,哪怕工资低一点。
她反问我:“你说一个只有高中学历、长得一般、经历乱七八糟的女人,谁愿意要?”
我说:“你还年轻。”
她笑:“这年头,年轻不值钱了。”
我看着她的笑,像是灯火里飘零的尘埃,美是美,却不知落在哪儿才算安稳。
第四章:夜色如潮,人心如梦
她后来接了个“长期饭票”,是个做金融的中年男人,每周三五约她喝酒、聊天,开房也规矩,给的钱也多。
“他人还不错,至少不会打我。”她说。
我问她:“你快乐吗?”
她愣了几秒,回答我:“我没那么多资格去要求快乐,我只是……不想再饿了。”
她问我:“你有老婆孩子吗?”
我摇头。
她笑笑,说:“那你也挺孤单的。”
我说:“但至少我干净。”
她沉默了。那一夜,深圳下了小雨,像是故意为某些人洗掉过去的灰尘。
但并不是所有灰尘都能洗干净。
第五章:她真的离开了
有一天,我在她发的小红书上看到一句话:
“这座城市再好,也不是我的归宿。我要走了,谢谢你们陪我看完最后一场晚霞。”
她关了微信,拉黑了所有联系方式。那天我开着车,绕着福田、罗湖转了一圈。她真的不在了。
据说她回了老家,也有人说她去了厦门,还有人说她换了身份,开始做直播。
但我想,无论她去了哪,她都值得有一个干净的名字,不再被叫作“外围”。
我知道,她只是来深圳看看。
可这座城市,不会只让人看看。